生物反馈系统辅助肌力训练分类介绍

[2017/4/27]

  生物反馈系统辅助肌力训练

目前肌力训练是现有运动疗法中的基本训练手段中常见的一种。主要是等长运动、等张运动、等速运动三种,而通过肌力训练的目的是什么呢?我们主要是运用各种康复训练的方法来对我们的体能进行评估和有计划的进行训练,达到逐步增强、改善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肢体运动功能等目的。

在临床康复治疗中,肌力的训练是一个应用特别广泛的技术,不论是在中风患者软瘫和痉挛期乃至恢复期,还是在骨折术后肌肉力量的恢复训练等等都需要进行积极有效的肌力训练。

肌力训练根据收缩方式不同的,可分为以下三种

等长训练(isometric exercise)等长运动:指以增加肌肉张力来对抗一个固定的阻力的运动。强度较大的运动如举重运动;强度较小的如倒立。又称静态运动。肌肉收缩时,肌纤维的长度没有改变,也不产生关节活动,但肌肉能产生相当大的张力,又称静力性训练。

  等长训练(isometric exercise)

动作不复杂、易掌握,能在关节活动受限时进行。(适用于2-5级肌力)

优点:操作简单,训练方便,训练中不伴关节活动,特别适用于活动有明显疼痛受限和肢体固定的患者。

缺点:缺乏关节活动,无助于改善运动协调性,具有角度特异性训练需量大费时.

等张训练(isotonic exercise)等张运动:肌肉收缩时肌纤维缩短,而作用在肌肉上的负荷不变,运动过程中肌肉张力不发生明显变化,故名等张运动,如步行、慢跑和游泳运动。多为有氧运动。肌肉收缩时,肌纤维的张力保持不变,而肌纤维的长度发生改变,并产生关节活动的一种训练方法。又分为:向心性收缩,离心性收缩。(适用于3-5级肌力)

1.向心性收缩:收缩的时候肌肉起点和止点相互接近,就是肌肉的向心性收缩,收缩的过程中肌肉的长度变短。

2.离心性收缩:和向心性收缩相反,收缩的时候肌肉的起点和止点相互分离,就是肌肉的离心性收缩,收缩的过程中肌肉的长度变长。 优点:增强全关节活动范围内的肌力,改善肌肉运动的神经控制,不需要贵重的仪器,可多个关节同时运动等。

 

缺点:活动范围内阻力距和最大肌力距不一致,影响训练效果,容易受惯性影响,对活动造成疼痛的不适用。

等速训练(isokinetic exercise)等速运动:又称可调节抗阻运动,恒定速度运动,指利用专门设备,根据运动过程的肌力大小变化,相应调节外加阻力,使整个关节运动依预先设定速度运动,运动过程中肌肉用力仅使肌张力增高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