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与生产脱节 立项应参考企业意见

[2013/3/11]

  不同部门、各级政府产业技术项目很多,但项目指南编制征求意见时,往往是专家‘上座’、企业‘陪衬’,企业参与比例少且缺乏‘话语权’,提出的意见多数也不被采纳。”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唐历代表说,在科研立项中,企业当“花瓶”的现象困扰着他。

  针对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来自高科技企业、学者、政府官员的代表委员。

  产业工程类课题立项企业被当“花瓶”

  “在产业技术领域的科研立项中,写指南、报项目都由‘大牌’院士、专家垄断,没有几个人真正来自一线企业,这会导致科研成果与企业脱节,成果转化不畅。”唐历说,企业在此过程中往往成为了“花瓶”和“陪衬”。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实际上,建立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首先要在科研立项“源头”上参考企业、行业的意见。

  “对于产业链中的关键问题,具有明确产业导向的项目,企业理应更多参与项目指南编制。”唐历指出,“有人说,院士专家‘站得高、看得远’,但这应仅限于基础科学领域,企业关注的是产业的关键、共性技术,专家难当此任。”

  “大多数院士没有工程经验,由他们决定的课题发展方向,不能体现市场的需求。”湖南科力远高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钟发平代表说。

  事实上,为了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国家已经出台规定,产业目标明确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要由有条件的企业牵头组织实施,申报项目时,必须有企业参与。但有委员反映,执行中还存在为获得项目“假结婚”的现象,项目到手,院所和企业就“各过各的”了,企业的“陪衬”地位尚未完全改变。

  政府应把主要精力放在立项制度建设上

  基础类、先导性的研究专家当然应该“上座”。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张小济委员表示,政府在管理过程中,要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不要将成果和专利束之高阁。

  钟发平对此深有感触,在美国,政府一般不介入具体项目管理,而是交由产业、协会或第三方机构组织,行业内的领袖企业有很大发言权,高校只有参与权。今年两会,他提出建议,希望人大对重大项目最终结果实行监督。

  湖南机油泵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许仲秋则认为,目前在科研立项上,政府主导的还不够。“我国一些行业内并没有领袖企业,都是各做各的,比较分散,如果让其中一家企业来主导,并不能形成合力。”他说。

  国家层面的重大立项,要能站在更高层次考虑。这对于赶超国际先进技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许仲秋建议,在报告中的“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后面加上“政府为主导”。“政府应从技术发展方向、人力资源统筹、与国际接轨方面,参与、组织立项,并加大管理。”他说。

  张小济认为,政府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制度建设、氛围营造、调动创新意识上,思考如何用间接的方式,调动社会、企业、个人的积极性,鼓励他们投入研发。

  许智明委员也认为,政府应扮演引导、监督、管理的角色,鼓励社会力量普遍参与到技术创新中。

  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委员也同意这种观点,科研立项时,政府要创立良好的制度环境、创新机制,加强监督管理,充分考虑市场、专家、企业、消费者等各方面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