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食品网购风险高 将成监测重点

[2013/4/8]

  方便、价廉、种类多,这些优点使得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网购食品,但如何保证这些食品的安全性成为难题。从今年起,网购食品首次纳入北京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其中乳粉、婴幼儿食品等品种将作为重点监测对象。

  近日北京市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卫生所所长赵耀表示,结合北京市人口数量、地域特点、食品生产和消费情况,历年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情况等因素,每年都会对居民消费量大、风险较高的食品,包括12类食品的卫生指示菌、食源性致病菌、病毒和寄生虫等指标开展监测。今年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中,除了对超市、食品店、农贸市场等市民购买食物的主要场所进行采样监测外,将首次对网购食品开展食品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监测。按照监测方案,计划监测的网购食品品种包括婴儿、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乳粉;膨化食品;熟肉制品;生食动物性水产品等五大类。采样中既要包括散装食品,也要包括定型包装食品,且尽可能覆盖市售品牌。

  “监测的食品购买渠道希望覆盖北京市八成以上居民会选择的购买方式和购买地点”,赵耀表示,网络购物方式日渐主流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上网群体会选择这种便捷的方式,“动动手指”购买小吃零食、婴幼儿奶粉、乳制品等食品,但此前北京市对网购食品的微生物及其致病菌的监测尚处空白。“网购食品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是否会比市售食品的安全风险要高,这是我们担心的”,赵耀表示,在大商场、超市销售的食品,多由生产商或经销商按标准流程送货上门,安全指数较高。与实体店相比,网购的食品质量到底如何,消费者在购买时很难直观理性判断和辨别。即使网络卖家从正规渠道进货,货物由卖家快递至买家的运输环节中也会存在安全隐患。通过食源性致病菌和食源性疾病监测体系,可及时发现和分析食品中致病菌分布及人群中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变化情况,建立健全食源性致病菌分子分型及耐药菌数据库,提高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对食源性疾病暴发的快速诊断、溯源及处理能力,为保障首都食品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监测中发现安全隐患怎么办?北京市疾控中心表示,如发现问题,各监测机构将及时报告,疾控中心负责向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报送监测数据,并将针对相关问题食品开展专项监测,即在一个监测点发现的某类食品存在食品安全问题,疾控部门将启动范围更广甚至覆盖全市的针对此类食品的监测。如专项监测显示该食品确实存在隐患,相关职能部门将沟通追查,同时向社会发布健康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