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监测获20亿资金支持 盘点各地监测举措

[2013/8/13]

  我国拟花20亿建“地下水监测工程”

  环保部已于近日受理了“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环评报告。根据该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告简本),工程总投资20多亿元,由水利部水文局、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负责建设,控制面积达350万平方公里,以形成布局较为科学合理的国家地下水监测站网。

  我国地下水开发利用长期缺乏科学规划、合理配置,部分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造成了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泉水干涸、湿地萎缩、土地荒漠化、地下水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

  近年来,我国地下水污染情况也日益突出。《2012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198个地市级行政区中,近六成地下水质较差或极差。环保部介绍,地下水主要超标指标为铁、锰、氟化物、“三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和氨氮)、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等,个别监测点存在重(类)金属超标现象。

  报告简本介绍,该工程项目建设范围为全国(除台湾、香港、澳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包括全国七大流域及16个重点监测区。

  盘点各地对于地下水监测采取的措施

  江苏: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划定地下水水位控制红线,明确全省各管理分区、各地下水主采层的禁采水位埋深和限采水位埋深,对地下水实行用水总量与水位双控制。全省共划分地下水超采区22个,总面积16597平方公里,与2005年划定的超采区相比,超采区数量减少3个,面积减少832平方公里。

  逐级分解下达年度封井、水源替代、地下水压缩、企业节水改水等工作目标;全面压缩地下水开采量,严守地下水水位红线;省水利厅每年要向各市、县政府通报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情况,提出地下水水位控制和开采管理要求;对地下水管理不力的地区、部门和单位,视情予以通报、约谈,督促抓好落实。

  山西:自2008年3月以来,山西省地下水水位每年平均上升1.13米,汾河流域地下水每年平均上升3至4米。这对处于地下水漏斗核心区的缺水大省来说,的确是一个来之不易的好消息。

  随着新的治水思路的确立,山西正在全力以赴拯救地下水。山西省水利厅数字水利中心,只见覆盖了全省近1600个地下水监测点的信息跃然于大屏幕上,这个系统每两小时自动上传一次地下水位数据,并对全省范围内地下水位和大中小型水库进行实时监测、分类存储,还可对历史数据进行查询、分析和汇总。

  山西省采取了关停自备井、禁采地下水等一系列措施,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趋势得到遏制,开始平稳回升。与此同时,地下水及水源地保护工程,更是从源头上遏制地下水超采,将在50个地下水超采严重的县(市、区)建立地下水监测网络,水井安装智能IC卡装置,从源头上对全省地下水开采实施动态监测和严格控制。同时,打井审批程序进一步严格,地下水保护与监测的经验逐步成熟,另外,还积极构建泉域水资源和水源地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及相关政策体系框架。

  天津:近年来,本市地下水资源节约保护力度逐年加大,地下水开采量已由高峰期的10亿立方米/年降至5.49亿立方米/年。为进一步提高地下水管理水平,推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落实,市水务局将用两个月的时间,对全市地下水取用量较大的企事业单位和以地下水为水源或备用水源的自来水厂的用水计量设施安装、取供水水量控制、节水设施配置、退水排放及地下水取水许可延展等相关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无证取水、无计量设施取水、拖欠水资源费等现象,将依法采取必要的法律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