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再获高层重视 我国食品检测能力亟待扩容

[2013/11/8]

  食品安全再获高层重视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张高丽9月11日主持召开食安委第一次全体会议并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副主任汪洋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审议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工作规则》,认为今年以来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但是,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隐患风险依然存在。

  张高丽强调,要全面贯彻《食品安全法》并抓紧配套法规的修订,健全食品安全标准;要切实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完善监管网络体系;加快检验检测技术装备和信息化建设,提高食品安全工作现代化水平。

  张高丽指出,食品安全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和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心系群众、保障食品安全。必须重拳出击、综合治理,紧紧围绕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重点品种、重点领域,加强食品安全执法监督,深入开展专项整治,严惩重处违法犯罪活动。要抓好源头治理,加强农业投入品管理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坚决守住食品安全的第一道关口。要强化过程控制,建立覆盖生产加工到流通消费的全程监管制度,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

  汪洋指出,要重视发挥好各级食安委和食安办的作用,着力提高监管能力,深入开展治理整顿,促进企业诚信自律,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维护食品安全。

  六大问题威胁食品安全 可追溯体系不完善致追责难

  日前,复旦大学健康领域重大社会问题预测与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发布了《我国食品安全领域问题静态预测研究报告》,界定了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目前面临的34个主要问题,并指出其中六大关键问题,而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空白、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不完善等成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研究团队成员之一、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吕军教授介绍,由于食品供应链节点企业多、环节多,相应的食品监管链任务繁重而复杂。从国家战略视角出发,科学预测特定时期内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问题,并确定该领域的关键问题,为政策制定提供方向和重点,是这次研究的意义所在。

  报告界定了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目前面临的34类主要问题,包括:食品安全监管专职人员数量不足,素质不高;基层监管机构检测检疫设备缺乏;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落后,缺乏科学系统的检测方法等。

  吕军介绍,课题组以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食品安全领域内的34类问题按照其严重性和重要性进行排序,通过两方面的综合排序,确定哪些问题迫切需要解决,应该进入政策议程。最终确定了六大关键问题,包括:食品安全监管空白;国家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存在监管盲区,罚则太轻,相关配套制度不健全;农药、添加剂等有毒有害物质的违法使用或滥用;食品生产者违法添加或不合理使用危害食品安全的物质;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不完善,缺乏贯穿产业链的全程质量监控体系;食品生产源头的环境恶化,造成农产品和畜牧产品等食品原材料受到污染等。

  有专家认为,在这六方面的问题中,机构改革的深化能解决交叉管理和监管盲区的问题,法律的修改也能进一步提高震慑力,而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的建立则略微迟缓,建议国家应尽快加快这一薄弱环节问题的解决。

  事实上,近年来,随着食品供应环节的日益复杂,监管难度增加,早就有专家建议,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亟待建立。然而,我国已建立起的少数可追溯系统普及性、兼容性和信息共享程度不高,在食品安全追溯中的作用有限,不仅不利于食品安全监管效率的提高,也使得在食品安全事件中责任追究与惩戒成为难题。2008年发生“三鹿奶粉”事件,三鹿公司没有建立可追溯系统,导致其没有向公众公布三聚氰胺问题并及时召回问题食品,最终事态发展越发严重,无法挽救。

  我国食品检测能力亟待扩容

  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国食品检测的力度、网点的设置、仪器的配备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从食物生产、加工、出售的产业链来说,食品安全的保障必须在各环节设置检测流程,而要在庞大的中国大地上完成这个工作,各级政府还有很大的作为空间。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要真正保证食品的安全性,不仅要对市场源头进行追溯检测,更要建立全社会的检测体系,即在生产、物流乃至终端等中大型超市、农贸市场设置检测仪器、提供检测方法,随时对有关食品主要质量参数进行检测,上述行为可由市场专职检测人员或群众开展抽检。

  在今年4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2013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中明确提出要“加强检验检测能力建设”。按照“提高现有能力水平、按责按需、填平补齐、避免重复建设、实现资源共享”的原则,统筹各级食品安全检验能力,特别是最急需、最薄弱环节以及中西部地区和基层的食品安全检验能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