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细数大气污染七宗罪 国产仪器主力PM2.5监测辨成因

[2013/11/14]

  谢克昌院士:我国大气污染成因有七个方面

  中国多个地区雾霾污染日益严重,已成为威胁国人健康的杀手。11月4日,在中国工程院与英国皇家工程院共同举办的中英PM2.5与雾霾污染防治研讨会上,中国工程院副院长谢克昌院士指出,高耗能、重污染产业增长速度过快等因素是我国大气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

  谢克昌是我国能源领域专家,2011年主持了“中国煤炭清洁高效可持续开发利用战略研究”重大咨询项目。在研讨会上,谈到我国大气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时他列举了7个方面,一是工业结构重型化,高耗能、重污染产业增长速度过快;二是化石能源,尤其是煤炭长期在能源结构中占主体地位,清洁、高效、可持续开发利用未得到充分重视;三是机动车数量剧增,燃料油质量低下;四是大兴土木,基本建设工程量大,速度快;五是厨房设备技术落后,煎炸爆炒烹饪习惯不科学;六是现行法律远远滞后于大气污染防治的需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不健全,排放限值过于宽松;七是违法排污和超标排污时有发生,成本过低,环境监管能力有限等。

  谢克昌认为,要彻底解决大气污染的相关问题,就要努力推动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革命。在能源生产上,推进能源科技自主创新,提高开采生产技术水平,大力发展非常规油气资源,加快煤制甲烷生产,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解决技术性和经济性问题。在能源消费上,大力推进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创新能源供应模式,推广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系统;坚持节能减排优先,建立社会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同时还要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重点技术,如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高效发动机技术、高效燃煤发电技术等方面实现突破与推广。

  国产仪器监测污染物 年底初步完成PM2.5成因分析

  在雾霾困扰人心的今天,如何减少大气中存在的PM2.5?为了给治理雾霾天气提供科技支撑,北京市科委从监测、治理、生态建设各环节入手,立项攻关,统筹布局。记者采访了一些研究院所、企业的科研人员,倾听他们讲解科技治霾的“首都蓝天梦”。

  “每隔3秒就能采集一次PM2.5数据。”王通达说,“看,这就是中国人自己做出来的仪器。”他所说的仪器,名为“大气颗粒物散射光粒径谱仪”。“我们和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联合攻关,去年3月29日,做出了我国首台可实时检测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及粒径分布的仪器。”作为汇丰隆生物科技公司的一分子,王通达介绍,“国内起步相对晚些,能做出来不容易。目前,国产仪器各项性能指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近年来,“烟锁重楼”的雾霾,使公众逐渐熟知PM2.5。由于国内一直缺乏PM2.5监测的核心技术,国外设备制造商纷纷抢占国内市场。在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和北京市相关科技计划支持下,国产PM2.5监测仪器打响了“突围之战”。

  在北京市科委的支持下,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正在进行“大气环境PM2.5污染现状及成因分析”的课题研究。“医生治病要找到病源,治理PM2.5也是同样的道理。”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副主任石爱军说,“我们在2012年PM2.5来源解析成果的基础上,将在年底完成PM2.5成因分析研究,为‘对症下药’防治提供技术支持。”

  石爱军介绍,从去年7月到今年8月的一年里,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在北京市车公庄、定陵、榆垡等8个点位,每月每点位采集5—9天的PM2.5环境样品;在机动车尾气、电厂燃煤锅炉、工业和供暖锅炉、水泥厂、垃圾焚烧厂、建筑工地、饭店餐馆等主要排放源采集PM2.5源排放样品。在实验室分析PM2.5中硫酸盐、硝酸盐、铵盐、有机碳和无机碳等主要组分。并利用数学模型计算各类污染源对PM2.5的分担率。“从去年到现在,我们持续开展样品组分分析工作,预计年底将会完成组分及其数据分析工作。”

  “全面分析北京大气环境PM2.5污染水平,研究其时空变化规律和变化趋势,建立和完善北京PM2.5排放源成分谱库,开展不同功能区和典型污染过程中大气环境PM2.5组分的研究,分析PM2.5化学组成的时空和季节变化特征,对实施‘精确治理’均具有重要意义。”石爱军说,“对症下药找病源,可以在未来防治PM2.5时更科学,也可根据组分的此消彼长及时评估此前防治措施的成效。”

  我国2015年将建国家气候观象台 提高模拟预测水平

  除了找出PM2.5成因之外,我国也在不断加强对气候的预测,时刻关注气候变化,以便及时应对因气候原因造成的雾霾等突发情况。记者从10月31日召开的全球气候观测系统(GCOS)中国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获悉,《中国气候观测系统实施方案(2013修订)》和“优先行动计划”刚刚审议通过,根据优先行动计划,作为一级优先项目,将在2015年前后建立全球气候观测系统数据中心和国家气候观象台。

  据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副主任曹晓钟介绍,中国气候观测系统的总体目标是建立一个覆盖全面、高效运行、技术先进、数据准确、服务社会的业务运行系统,着眼于对气候系统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作用进行长期的、连续的、不受干扰的科学监测,为社会提供全面的、高质量的基本气候变量监测数据,全面提高对中国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认识、理解、模拟与预测技术水平,为中国制定科学合理的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经济政策,维护外交谈判主张与立场,保持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基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