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节能减排 北京开放碳排放权交易

[2013/12/28]

  北京牵手津冀晋蒙鲁5省市区签订了碳排放合作协议,区域联动治理大气污染,为推动建设全国性碳交易权市场探索经验。

  上午10点,随着开市锣声的响起,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等4家企业以50元每吨的交易价格,成交4万吨碳排放量,同时线上成交量800吨。截至上午休市,总成交额204.1万元,实现了开市首日的开门红。

  据介绍,北京碳交易主要包括排放数据报告、第三方核查、配额分配、买卖交易和履约五个环节。“十二五”期间,国家给北京市下达了万元GDP能耗下降17%、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8%的目标。根据测算,通过二氧化碳的配额交易,其减排量对北京市完成目标的贡献率可达40%以上,将有效降低社会综合减排成本。

  北京市内源于固定设施排放、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在1万吨以上的企业和单位,都已被纳入碳排放的履约范围。目前共有490家企业(单位)完成核算和第三方核查,可参与交易。这些企业(单位)的碳排放量约占北京排放总量的40%左右。年综合能耗在2000吨标准煤以上的单位,同样可以参与交易,参照重点排放单位管理。此外,碳交易市场也向投资机构等符合条件的单位放开。注册资金在300万元以上,在节能减排上有经验等符合一定条件的企业,也可以入市。这些投资主体,本身不被分到碳排放配额,但可以在市场上进行配额的购入和卖出。

  从昨日的交易价格看,稳定在50元/吨左右。这个价格高不高?市发改委表示,这个比较正常,且交易价格完全由买卖双方自行协商。据了解,此前深圳试点时,开市当日成交价为30元/吨,但目前已经稳定在80多元/吨。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希良表示,评价碳交易的情况不能仅仅靠价格。交易量也是重要的一个因素。如果价格太高,那企业减排成本和经营会面临一些问题;价格太低也不行,说明配额发放过松。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将对碳交易市场进行监控,避免价格大涨大跌。

  今年是北京碳交易市场的第一年。在北京市行政区内源于固定设施排放,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在1万吨以上的企业和单位,都已被纳入碳排放的履约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