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医院配药条件 降低输液反应风险

[2014/6/3]

本文摘自作者 贾弘 

  据中国卫生部药品不良反应检测中心推算,我国每年因药品不良反应而住院的病人有250万,在住院病人中,每年约有19.2万人死于药品不良反应。


  北京市药品检验所检验市售的注射剂存在多方面的质量问题,其中对中药注射剂250批次进行澄明度检查,有39批不合格,多属有白块、玻璃屑等可见异物。

  广西南宁市医院曾对院内367例输液反应的残留药液进行检测,热源和细菌阳性率高达73.3%和81.2%,而未配药前同批次的药液检测是合格的。

  柳州市医院曾对院内158例输液反应原因分析,其中药液发霉变色,微粒超标,冷热气侯,相关这三个因素占引发输液反应总因素的75%。

  我们在搜集了大量输液反应方面的资料综合分析比较以后进行了汇总,其中大致有九个因素:感染因素占66%,非感染因素占34%,这只是一个大约的估计。

  输液反应是比较严重的,在座的院长大家都比较清楚,我们在走访大量医院经过科研以后,发现医院的输液配药目前存在这样三个问题:1、冬春季输液的液温普遍偏低,2、没有专门检查药液澄明度的灯具;3、配药时空气灰尘含量普遍偏高。

  第1个问题,冬春季输液的液温普遍偏低。

  输液药温偏低会造成A,配置有机粉剂药难溶解,影响药效发挥;B、输液患者身冷心悸,引起不适;C、输液中会产生气泡,容易发生纠纷。

  冬春季输液产生气泡现象,我们对此进行了一些科研,我们知道北方药液温度在库存时大概在摄食10度左右,而到了治疗室,温度就会逐步提高,到了输液时的液温还是在不断升高的。大家知道,水在低温时能溶解较多的空气,而温度升高时就会逐步析出来,这时候就容易产生输液气泡现象了。

  而在南方,大家都知道没有暖气的屋子,室内外温度几乎都是一致的,大概在摄氏10度左右,在这种情况下,低温药液进入人体后很容易使患者感觉到发冷。

  根据我们的实验,如果在配药前将大液体加温到35度以后再进行配药输液,这时候药溶解得也好,药效会比较好,这以后的输液时是一个降温过程,它不但不会产生气泡,而且它会吸收由于操作不当产生的气泡,并且病人会感到很温馨。

  第2个问题,目前我们医院配药台上没有专门检查药液澄明度的灯具。

  医院输液配药操作要求三查七对,其中有一条就是要检查药液澄明度。而现在新建医院的治疗室大多是封闭结构,安装的是吊顶日光灯,配药操作照度普遍不到300Lx。

  检查药液澄明度非常有必要,这是因为1,注射药液的玻璃瓶包装容易被细菌污染;2、药液不适当的配伍会发生变质、浑浊。3、我国特有的中药注射剂的微粒、澄明度合格率偏低;4、据多家医院临床统计,引发输液反应的药液中约有70%以上澄明度明显不合格。

  我们看到许多有输液反应报道的报纸,特别是在输液瓶中发现异物的很容易引起曝光,这是2005年12月20日《华商晨报登》的一个新闻,这是2003年《楚天都市报》,输液瓶里有絮状物,患者家属索赔20万元。一旦发生这种情况,患者往往提出很高的索赔,将给医院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但我们目前检查药液澄明度三种办法是:对着白墙看、对着光亮看、衬着白衣袖看。这三种方法大家能明显感觉到它不够科学规范,因此我们这道把住输液安全用药最后关口往往流于形式,而一旦出现输液反应,被患者发现药液中有异物,那我们的医院也不能不承担失察的责任。

  其实国家药典中早就规定检查药液澄明度有一个科学的要求,在不照射人眼的荧光灯下照射度要大于1000Lx,并且要有亚光的黑白背景,这样才能将药液中的情况观察清楚。

  第3个问题,医院空气中细菌含量普遍偏高。

  据黑龙江省、北京、河北、内蒙等省市的防病中心对当地医院的空气细菌含量进行抽检,约有60%到100%的医院不达标。而在广西浙江地区气侯湿润、四季常绿,空气质量相对比较好,但据两省对当地医院的空气细菌含量进行抽查,也约有40%到60%不达标。也许许多医院说这不可能啊,我们检测是合格的呀。其实这和检测空气中细菌的方法有关系,我们现在的检查都属于静态方法,消毒后工作前去检测,这种方法目前来说还是不够科学,这是在先进国家已经被淘汰的方法,他们已经采用在实际工作中采样检测的动态方法了。

  在2004年中国环境公报中讲,约有三分之二的城市人口都生活在不合格的空气状态下。而我们医院用紫外灯、臭氧、药物熏蒸的空气消毒方法,因对人体有伤害,不能在有人工作的时候使用,且杀菌后的死菌和灰尘仍然会漂浮在空中,如果混入药液中还可能造成输液反应,死菌会造成热源感染的现象,毒害一点儿没有减少,灰尘会造成微粒的危害,而人体本身就是一个活菌散发源,每一个配药操作人员每分钟平均要散发2000个细菌,如果不戴口罩打个喷嚏,就约有10万个细菌被喷到空中!

  现在全国将近有100多家医院建立起了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有了比较严格的空气净化装置,配药人员穿着无菌服在里面工作。但这种中心的投资是比较大的,所以也是难以普及的。

  第三、改善医院配药环境的要求与指标。

  卫生部在2000年制定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第五节55条其中已经要求在ICU治疗室内有条件的医院可以配备净化工作台。同时卫生部几个部门近期正在制定几个文件,准备制定我国第一个医院空气净化技术指南,并且已经发文要求各省市提出修改意见,再次修改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还准备制定医院输液混合配置的文件,而中华护理协会也准备重新编排输液治疗护理指南,当然我想这可能和非典和禽流感的形势有关了。

  为什么要采用空气净化的方法取代紫外线、臭氧和药物熏蒸的方法呢?四种方法比较,只有空气净化的方法没有毒害,其余三个都有,空气净化方法效率最高,效果持续、操作简单,并且对我们人的身体还有很好的保健功能。

  空气净化方法简单说是这样,污染的空气通过风机,通过初效过滤器,再通过内紫外灯杀菌,再通过光触媒涂料进行细菌分解,再通过高校过滤器,加进负氧离子,就产生了洁净空气。

  我们知道,病毒是很小的,它大概只有0.01μm,但它往往要依附在比它大的细菌中才能保持活性,而细菌也需要依附在比它大的灰尘上才能保持活性。因此我们只要通过象筛子似的空气过滤器的方法就能把灰尘和细菌除掉,空气通过到高效过滤时,几乎就没有灰尘和细菌了。

  在用紫外线、臭氧、药物熏蒸三种方法一个小时左右,活菌数量是会下降到国家标准以下,但因为我们有人工作时三种方法都不能采用,甚至消毒后还要通风,所以它室内的细菌含量又会直线上升,因为有人在其中活动,细菌含量会比在消毒前还要高。

  空气净化不但能很快地把指标降到国家标准之下,并且能长时间地保持净化水平,而在净化器的出口菌尘量就更低了,效果是很好的。

  目前医院配药用的净化工作台原本是为工厂和实验室而设计生产的,要求在投资比较高的洁净室工作,并且它只有净化一个功能,噪音比较大、耗电比较多,运行成本也比较高,还不能完全满足医院对输液配药操作的整体要求。如果我们现在把空气净化的功能,光检澄明度的功能,还有加温药液、储存药液的几个功能合并在配药工作台上,是不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方案呢?我们把这三种功能集中到一块儿,这就是我们天津龙川公司为医院的输液配药专门设计量身订做的一个洁净光温配药工作台,经过了国际检索,发现国际上也没有这样的设备,因此我们申请了三个专利进行保护。

  这个配药台的技术指标就向大家介绍的那样,效果是非常好的,细菌含量大概可以降到每立方米50个菌数的值,而且在开机30分钟以后,在一个15平米的治疗室当中,细菌含量就会降到200每立方米菌落。我们的自控电加温可以将120瓶糖盐水自动升温至摄氏35度。台上安装有了澄明度检查灯,使得我们的护士在配药操作中自然就能观察药液中是否正常,是否出现了沉淀、絮状物等,确保了输液用药安全,也就减少了输液反应以及医患纠纷的问题。

  我们的设计配药台就像一个小型的配药中心,它可以分散使用,不必建设昂贵的洁净室,在各科室、门急诊内只要插上电门就可以用。配药台还采用了VFD彩屏智能显示控制面板、纳米光触媒、智能存药自动加温、变频控制风速达到超静音效果、专用药检灯等新技术。

  在这样的洁净光温配药台上配药,就形成一种输液配药的新模式,配药操作时在配药台上洁净的空气中进行,用特定的灯光检查药液的澄明度,特别在冬天和春天,将糖水盐水加温到摄氏35度后再配药以后再输液,这样使我们的患者得到非常好的输液治疗服务。

  如果我们使用了配药工作台,造成输液反应的九大因素里药液劣质或者被污染了可以通过光检药液澄明度验出,配药空气环境污染可以被净化,冬春季输液不再输凉液,药剂溶解好,树叶不出气泡,总计约可降低58%的输液风险。

  配药输液的研制和题目在2005年7月通过了天津市科委组织北京天津护理专家、空气微生物专家、空气净化专家、医疗器械等多方面的权威专家进行科技成果鉴定。

  这些专家在评语上写到,是首创新输液配药模式,其意义保证了配药操作科学规范,保障护士身体健康,使患者输液治疗安全又舒适。减少输液反应,避免护患纠纷;并为医院建立起良好的服务形象。

  根据我公司对医院输液配药环境多年的调查研究,为便于医院输液配药环境的规范管理,我们诚恳地向医务界建议建立一个输液配药的环境规范。建议把治疗室,空气要求由现在的三类提高到二类比较合适,同时在配药台上增加一个光检照明灯,这是很简单的,不用花费多少钱就能做好的事,但这对医院输液用药安全有非常大的实际意义。

  在冬天春天配药的时候,我们希望把大液体的温度最好提到摄氏35度。说到这儿我们可以补充一句,我们已经发现美国的输液协会在2004年时开始提出来输液加温的要求,提出最好在35度时进行配药后输液,这个事情我们就走到了美国的前面,因为美国刚刚提出想法,而我们的已经把设备生产出来了。

  最后,为了患者和护士,让我们创造一个洁净、安全、舒适、温馨的配药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