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研发力度是我国仪器行业当务之急

[2014/7/25]

  对于分析和实验室仪器行业而言,2013年延续了2012年的颓势,复苏艰难。来自国外相关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分析和实验室仪器市场的平均增长率为1.2%,低于2012年的2%.而我们整个国家大型科学仪器,特别是分析测试仪器,90%以上都是进口的仪器,也就是说大型科学仪器里面的自主研发能力还是相当不够。

  技术水平低,开发能力弱仍存在于国内仪器仪表行业。产品可靠性、稳定性的问题依然突出,用户反映强烈;重大工程项目产品成套率下降(由八五的80%下降到50%左右);高档产品主要被国外产品占领,特别是大型精密仪器、成套项目中的核心控制系统及技术基本上依赖进口;中档产品面临强烈冲击;加入WTO后,形势更加严峻。

  在行业整体结构上,专门从事对行业发展进行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及重大专项研究的力量薄弱而分散。由于行业科技基础薄弱,自主开发创新能力较差,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要产品和技术(包括软硬件)少,大部分重要产品的核心开发技术和高新技术产品大多仍来源于国外。据星科五金网了解,国际上早已普及的CAD、CAT、CAM、数控机床、加工中心、表面贴装及柔性加工技术在行业尚未大面积使用。适合仪器仪表生产特点的专用、关键工艺技术掌握很少;生产组织、技术、经营以及人事劳动用工制度等方面的管理与产业特性严重不适应。

  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都存在负担重、高负债经营、自筹能力低、投融资渠道不畅等问题,这使得整体研发和改造投入比例偏低,大部分企业研发投资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不到2%,只有少数企业达到5%,不利于企业的技术进步。

  为了推动国产仪器发展,提升中国科学仪器产业竞争力,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早已启动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建设,联合中科院、北大、清华、中电科等高校院所及大型企业,整合首都地区615个国家级、北京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价值186亿元、3.64万台(套)仪器设备向社会开放共享,促进了600多项较成熟的科研成果转移转化,聚集了包括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等高端人才在内的8700多位专家,形成了仪器设备、科技成果和研发服务人才队伍共同开放的大格局。

  展望2014年,分析和实验室仪器行业前景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但可以预见的是食品、环境领域未来几年依然会是中国仪器市场最强的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