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严农残国标”实施一月回顾

[2014/10/17]

  新国标标准更严,各部门实施新规

  农业局:已按新国标抽检

  农业部门负责食用农产品进入批发、零售市场或生产加工企业前的质量安全监管,广州市农业局答复记者询问时称,在新国标实施前已具备了科学的检测能力。

  今年8月1日起,市级(农业)检测机构抽检的样品已严格按新国标的要求进行检测和判定。

  食药监局:拟按新国标抽检

  食药监局负责批发市场、肉菜市场等流通环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该局在回复记者询问时称,将委托法定检测机构定期对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的农产品进行监督抽检,这些机构的检验标准是依据新国标的。

  根据今年抽检计划,下半年拟抽检食用农产品400多批次,包括蔬菜、水果等。对于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农产品,将依法处理。

  国内外茶商的新一轮博弈

  进口乌龙茶被阻国门外

  8月25日,笔者从山东青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了解到,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日前对一批进口乌龙茶实施抽样检验时检出农药残留超标。

  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样品中吡虫啉含量为1.114mg/kg,超出国家标准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0.5mg/kg的规定值,这是青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首次在进口茶叶制品中检出吡虫啉超标。

  青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工作人员介绍,如果人体摄入过多的吡虫啉会引起中毒且症状严重,并出现昏迷、低血压等现象。这批茶叶重26千克,货值648美元。为保护我国消费者身体健康,青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依法对其实施销毁处理。

  检验检疫部门建议,进口食品企业和进口商要尽快将农残相关要求与国外出口商进行沟通,确保进口茶叶制品符合我国新出台的强制性标准要求。同时,检验监管部门应加强对进口茶叶制品中农药残留量的抽检力度,严防农残超标的不合格茶叶制品流入国内市场。

  欧盟也来掺一脚国产茶叶受影响

  欧盟法规eu87/2014,8月25日在各成员国正式生效,这意味着欧盟再次提高了对茶叶农药残留检测的标准。欧盟自2000年7月1日起实行新的茶叶农残限量标准后,几乎每年均有修订且修订后的标准往往都更加严格,这对出口企业和检测机构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世界各国在农业生产中,基本都要使用农药进行有害生物防治,完全不使用化学农药的农产品所占比例很少,因此衡量问题茶叶的标准关键是看农残是否超标。新生效的法规对茶叶中啶虫脒、异丙隆、啶氧菌酯和嘧霉胺的限量要求是以前的一半。

  业内人士分析,欧盟新标准对我省茶叶出口将带来一定影响,从长远角度看,增高的国外技术门槛可以倒逼我国进一步规范茶叶生产,有助于增强茶叶种植和加工的环保意识。另一方面,欧盟等发达国家频繁提升茶叶以及其他食品、农产品农残标准,相比之下,暴露出我国相关检测标准偏低。面对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国内相关标准的制定也应尽快、尽可能接轨。

  网友围观农残新国标:严格好,执行更关键

  点赞的网友认为,严格的新国标能更好地保卫百姓的餐桌安全。网友“达富尔”说:“新标准更健全更严格,让我们能吃上放心菜,真是利民之策!”网友“小李西”说:“都接轨国际的标准了,以后买菜就更放心了。”

  不少市民和商贩从笔者口中得知这一消息,都十分赞成。家住福建省福州市鼓西路上的市民黄女士说,谁都不喜欢打农药的蔬菜,但是平时在菜市场里无法辨别,只能“选购比较新鲜一点的蔬菜”。

  笔者采访菜市场一名蔬菜商贩,他表示说,提高检测标准和扩大检测范围还是很有好处的:“越严格越好,这关系着市民的菜篮子安全,我们在批发零售的时候也更安心!”

  也有网友和市民持观望态度,认为只有真正执行到位才算真正有用。家住福建省福州市金山区的市民张女士说:“制度的制定不是多严格才有用,而是执行得是否坚决,贯彻得是否彻底,这才是关键。”网友“新疆的石头”也认为,“如果执行得不够,再严的标准也只是个摆设”。

  “最严农残标准”要从源头抓起

  不知“新标”为何物

  从 8月1日,被称为史上最严农药残留标准正式实施了,新标准不仅扩大食品农产品种类,基本覆盖农业生产常用农药品种,而且重点增加蔬菜、水果等鲜食农产品的限量标准。可以说,它的实施为确保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提供法定技术依据,使得农药生产有标可依、产品有标可检、执法有标可判。然而,标准已有,现在的关键是史上“最严农残标准”该怎样落地?

  近年来,虽然经过各级部门广泛的宣传教育和引导,菜农们的食品安全意识有很大的提高,但不能排除还有一些急功近利的菜农仍在滥用化肥和农药,近几年相继曝光的海南毒豇豆、山东毒生姜、湖南镉大米等事件,我们都能看到“氧乐果”、“呋喃丹” 等国家禁用或限用的高毒性农药滥用的身影。

  笔者在农村调查时发现,“最严农药残留标准”实施近一月以来,不少蔬菜、水果种植大户还不太了解“新标”中规定的农药残留相关标准,一些零散的菜农、果农还不清楚一直常用的农药中哪些属于禁用或限用的农药,有些甚至根本不知还有“新标”出台,不知道“新标”为何物。

  从源头抓起,让新标落地生根

  笔者以为,限定农药残留光标准严格还远远不够,而“新标”的真正落实,又受众多因素制约,需要种植、检测、监管等各个环节跟上。在众多环节中,检测和监管虽是“新标”在市场执行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但在某种程度上只能起到威慑作用,而要真正治理农药残留,则必须从种植的源头上进行把控。

  各级政府特别是涉农部门要广泛宣传“新标”的相关内容,提高农民对国家禁用或限用农药性能和危害的认识,引导农民自觉选用生物农药防治害虫,不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同时,加大对农药监管,严打使用禁药行为。另外,农民为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不得不使用禁用农药的现状,各级政府要全力推动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缩减分散农户的种植份额,实施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在源头上有效控制禁用或限用农药的使用,从根本上确保史上“最严农残标准”的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