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电子显微学将是生物电镜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2015/6/3]

  2015年5月29日-6月2日,“2015全国生物医学农林电镜技术研讨会暨生物电镜前沿技术培训班”在浙江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特别邀请了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和电镜工作者讲授生物电子显微镜技术的最新发展,交流生物样品制备和应用方面的技术经验,并安排部分学员参加实验操作及演示。

  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教授隋海心在研讨会上做了题为“Cellular electron microscopy:back to the future”的报告。

  在报告中,隋海心提到,自上个世纪30年代,电子显微镜发明以来,随着其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于细胞结构有了更多的认识,从而产生了细胞生物学这一新的分支学科。尤其是到了70-80年代,几乎所有的细胞生物学文章,没有电镜照片都发不了文章。然而到了90年代,随着荧光显微镜,以及X射线晶体学技术在蛋白质研究当中的突出作用,电镜在这一领域的应用逐渐没落,可以说在这两种技术的夹缝当中求生存。

  不过近年来,尤其是去年随着电子显微镜在蛋白质结构解析当中达到近原子分辨率水平,研究人员又重新对这一技术表现出了非常的热情。譬如,去年7月,在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上海(筹)举行的第七届郭可信暑期学校暨冷冻电镜三维分子成像国际研讨会,参会人员近300人,远远超过了原计划的150人的预期。会议甚至吸引了此前一直利用X射线晶体学进行结构生物学研究的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前来参加。

  隋海心在报告中表示,“其实目前电镜在蛋白质结构解析方面的应用和X射线晶体学技术是有所重合的,它使得蛋白质结构的解析更加简单,让这部分工作更完整,在未来5-10年会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但是电子显微技术更重要的应用应该是研究大空间尺度的亚细胞结构信息,也就是原位分析,细胞电子显微学将是生物电镜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但是目前细胞电子显微学发展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如它无法像荧光显微镜那样对蛋白质进行定位研究、样品制备十分困难等。因此,如何利用电镜对蛋白质进行标记研究,如何将荧光的动态信息与蛋白质结构信息结合;如何更好的利用光学显微镜与传统电镜及冷冻电镜联用技术;寻找合适的样品制备技术;利用FIB-SEM获取大尺度的三维结构信息等是我们目前研究的问题。”隋海心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