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监测行业市场现状及应对

[2015/9/29]

  伴随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PM10、PM2.5、STP、温室效应、节能减排等环境保护领域的专用名词,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和人民关注的热点,人民群众环境保护意识逐步提升及国家对环境保护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环境监测在污染减排、污染源普查、土壤调查、宏观战略研究、水专项等重点环保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环境监测既可对当前环境质量、污染源进行监测,也可作为应急监测技术手段对突发环境污染事故进行有效的防治和监测。近年来,随着环境监测业务的深人和环保形势的要求,监测能力不强,监测水平滞后,监测仪器老化等问题逐渐暴露,已经成为制约环境监测发展的重要因素。环境监测工作发展和改革迫在眉睫。

  《2015-2020年中国环境监测市场供需预测及市场专项调研报告》中指出:我国环境监测工作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环境在线监测系统还在大规模建设阶段,覆盖面也将继续扩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从事环境监测业务的企业共有约200家,大部分企业从事废气、废水、环境空气、地表水等在线自动监测系统的研制、生产、安装、运营(含集成商)。其中,约有120家企业生产废气在线监测系统,约有80家企业生产废水在线监测系统。环境监测仪器行业的销售收入逐年增加,由2005年的15.84亿元上升为2014年的196.44亿元。

  一、环境监测概述

  环境监测是以环境为对象,运用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技术手段,对其中的污染物及其有关的组成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和系统的综合分析,以探索研究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其任务是要对环境样品中的污染物组成进行鉴定和测试,并研究在一定历史时期和一定空间内环境质量的性质、组成和结构,主要内容包括:大气环境监测、水环境监测、土壤环境监测、固体废弃物监测、环境生物监测、环境放射性监测和环境噪声监测等。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政府环境监测网络,包括覆盖全国主要水体的地表水监测断面(点位)及水质自动监测站组成的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环保重点城市建立空气自动监测站点、酸雨监测点位和沙尘暴监测站组成了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手工监测和自动监测相结合的污染源监测网;同时,我国近岸海域也建成了环境监测网。为推进环境监测事业科学发展,需要近一步强化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地位,大力推荐环境监测的标准化和现代化建设,探索建立环境监测管理去国一盘棋、监测队伍上下一条龙和监测网络天地一体化的现代化环境监测格局。

  环境监测主要包括水质监测、大气监测,以及其它指标等的监测;固废处理行业中的监测也基本是对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臭气、焚烧尾气等进行监测;其它指标,主要是指各环节中目标物质量、体积、温度等。这些指标结合起来,对环保产业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

  环境监测作为眼睛遍布环保产业各个环节

  二、现状分析

  1、国家推进环境监管工作,为监测市场带来增量

  今年来,国家加强了对环境的监管工作,包括对水环境、空气质量的监测,以及对企业层面的监管工作等。截至目前,全国已建立各级监测站2700多家,监测人员近6万名,监测仪器设备26.8万台(套);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实时发布1436个环境空气自动站点6项污染物浓度和环境空气质量指数。

  2011-2015中国环境监测仪器生产规模预测

   近年各类水环境监控点位数的情况较为稳定

 近年企业层面的监控点增加,在线监控增加

 

  2、监测人员

  环境监测人员薄弱,缺少拔尖人才,科研能力不强,队伍素质与紧迫的形势、繁重的任务不相适应。受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的限制,环境监测人才的引进、管理、培养等都缺少行之有效的激励和竞争机制。近年来,虽然有一些大学院校环保专业毕业生面临就业,但大多数二、三级站由于编制已满或超员,不能够招聘到进应届大学毕业生,导致监测人员青黄不接,人员年龄结构极不合理。另外,监测站复合型中、高级人才匾乏,监测人员往往在标准制定、专项课题研究及先进仪器设备操作等方面显得力不从心。

  3、环境监测能力相对滞后

  1)环境监测仪器落后。环境监测仪器的主要产品是各种水污染和大气污染监测、噪声与振动监测、放射性和电磁波监测仪器。近年来我国环境监测仪器得到很大发展,烟尘采样器、烟气采样器、总悬浮微粒采样器、油份测定仪、污水流量计等环境监测仪器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市场上占有很大比例。但国产大型实验室用原子吸收、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气相色谱仪等监测仪器自动控制技术采用程度较低,关键零部件尚依赖进口。我国大多数环境监测设备生产企业规模小,技术含量低,产品基本属于中低档,远不能适应我国环境监测工作发展的新要求。同时还存在低水平、生产重复;性能不稳定,一致性较差;使用寿命短,故障率高;自我研究开发能力低;配套生产能力较低等缺陷。

  2)环境预警应急监测能力差。出现污染事故时,不能做到反应快速,加上缺乏对污染源的自动监控和流动监测能力,难以提供数据支持。

  监测人员环境监测知识缺乏,业务能力参差不齐。新科学技术不断被应用到环境保护事业中,监测技术、监测方法不断更新、完善,这一切都要求监测人员不断更新业务知识,做到与时俱进。目前,监测机构举办的业务培训太少,即使有,往往延伸到省、市级就结束了,县级监测部门很少有机会参加,导致监测人员业务能力参差不齐,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和问题。

  4、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不完善

  环境监测质量有待提高。各级环境监测站普遍存在重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轻环境监测的全程序质量管理,监测质量的监督管理力度不够,自我约束能力和外部监督机制尚待完善。质量体系不能得到有效运行。

  5、监测技术标准及方法有待提高

  “十一五”以来,基层环境监测部门的工作量越来越大,过去所使用的许多监测方法虽然简易但获得的数据已不准确,利用原来的监测设备、监测手段已不能满足环境发展的需要,改进监测方法已成为一种趋势。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所监测的项目不能完全反映环境质量状况。现有的国家标准分析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当样品的浓度水平不同、基体不同时存在很大差异。另外,由于受仪器装备的开发和研制水平的限制,某些污染物尚缺乏标准的分析方法,需要开发定性、定量、准确快速的分析方法。

  三、环境监测的发展对策

  要想使环保事业有更大的发展必须充分发挥环境监测在环境管理以及环境执法中的重要作用为此我们要积极采取措施来发展我国环境监测事业。

  一)提高对环境监测地位重要性的认识

  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环境监测在整个环保工作中所起的作用,必须重视环境监测工作,因为它是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是环保部门管理的依据。随着环境科学的发展,人们既关注化学物质的污染,又同样注意到辐射等各种物理因素所带来的危害;不仅关注环境污染给人类健康带来的危害,而且也逐渐意识到环境污染给生态系统造成的不良影响;不仅关注常规的污染物质,也越来越关注痕量污染物质。因此,我们必须坚持法制建设,强化环境监督管理,实施行之有效的“环境影响评价”、“排污收费”、“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等制度,而这些制度的建立,首先就需要我们加强环境监测工作,才能及时、准确的掌握环境质量和污染状况,为管理部门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

  二)资金投入增加,完善监测设备

  环境监测工作必须配备精良先进的仪器设备和相应的测试手段,这就要求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作保障。各级环保部门要积极争取地方财政部门和各级环保部门的支持,力争将监测站的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科研经费和专项经费全额纳入同级财政年度经费预算,并做到逐年有所增加,有条件的还要积极开辟新的经费来源,充分利用各种援助资金、民间资金等。要根据环境监测工作的实际需要,完善环境监测购置仪器的调研、审批手续,有计划、有组织的配备、更新、更换环境监测设备,加强环境监测的技术装备保证环境监测工作向测试手段多样化、技术规范化、信息资料计算机化的方而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环境监测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

  三)加强环境监测队伍建设

  环境监测是准确地测取数据、科学地解析数据和合理地综合运用数据的过程,准确、可靠、可比的监测数据是环境科学研究工作的基础,是环境管理的依据。这就要求我们环境监测队伍必须是一支各方而素质过硬的队伍,首先要有较宽的知识而,要求我们的监测人员熟悉国家环境保护和环境监测方而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熟悉监测技术,掌握监测质量保证的内容、程序和方法,并且要善于分析总结数据变化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其次要敬业,环境监测工作是一项艰苦的工作,要求监测人员在整个监测过程中必须严谨认真,准确的监测数据需要监测人员付出很多劳动。因此,环境监测队伍建设对环境监测工作的有效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要求,严把监测人员入口关,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大胆引进高、精、尖人才,并为稳住人才以及人才的成长创造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加强对环境监测人员监测能力的专业培训,定期、有针对性的开展培训活动.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

  四)加强制度建设,督促监测部门履行职责

  首先,要落实环境监测责任制。各个有关部门要切实完善和落实责任措施,对未履行职责、措施不到位的,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各级环保部门要积极

  督促环境监测站做好环境监测工作。

  其次,建立健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为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可靠、客观,维护环境监测数据的法定权威性,必须严厉打击监测工作中出现的失职读职的行为。

  最后,要内部质量控制与外部监督相结合。监测站不仅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保证管理体系,明确各自的岗位职责,制定相应的考核惩罚制度,而且还应建立完善的外部监督机制。确保监测工作中的每个环节都符合规范,对于查处出来的重大质量事故或考核不合格的,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迫使监测站自加压力,不断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并起实质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