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主研发的紫外臭氧垂直探测仪“超期服役”运转正常

[2015/12/3]

  设计寿命为3年的中国首台投入运行的紫外臭氧垂直探测仪已在太空过完“她”的5周岁生日。目前,该载荷各项系统均运转正常、工作稳定,“她”将随风云三号B星继续在太空“超期服役”,为中国环境监测、气候预报和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提供重要数据。

  紫外臭氧垂直探测仪(SBUS)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研制,于2010年11月5日搭载风云三号气象卫星B星发射升空。2010年11月11日,仪器开机,完成在轨测试后即投入业务运行。

  该探测仪在中国气象卫星上首次获得830km高度处地外太阳/大气紫外光谱数据,经反演获得全球大气臭氧垂直廓线产品,应用于监测全球大气不同高度层的臭氧分布及其变化,为评估人类活动对大气臭氧分布的影响及气候模式计算等提供基础数据,填补了国内空白,产品水平跨入国际先进行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大气臭氧探测的面貌,使中国航天紫外遥感技术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如2011年春季,北极地区发生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臭氧损耗事件。中国气象局利用SBUS监测了此次臭氧低值事件发生、发展、消亡的具体变化过程。这是中国第一次利用国产卫星监测到的全球大气臭氧重大异常变化。

  截至目前,该载荷已在轨正常运行5年,超过3年设计工作寿命的要求。SBUS在轨超期服役的稳定表现,体现中国在空间精密光谱遥感仪器研制方面的技术水平,对后续研制长寿命、高精度的卫星载荷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技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