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北京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改造分析检测实验室

[2016/12/2]

初冬的北京,寒意已浓。2016年11月25日,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一行来到北京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调研。走进实验室,超大的开间、标准化的工位、一体化的设备带、科技感十足的排气罩和整齐排列的供气管路,大大小小的各种仪器设备有序地运转……一个现代感十足的“实验工场”吸引了支树平局长,他在听取汇报的同时,不时地拿出手机拍下各个细节,在笔记本上记下感兴趣的内容。他讲到,北京局技术中心实验室的改造打造了一个样板,浓缩了检验检疫理念和北京局“打造精品、争创一流”的愿景,诠释了“服务大局走在前、改革创新走在前、从严治检走在前”的要求。




开放式的实验空间

操作间与标准化工位、设备台与设备带、传统实验室与现代化实验工厂,到底是什么支撑起了这样的跨越?北京局技术中心主任张锡全用“工匠精神”“创新理念”两个词进行了概括。

讲创新实用耐用为先

按照北京局局长刘德平的要求,打造国际一流实验室不仅要立足北京局和质检系统,更是将眼光放大到国际。目标就是要成为行业“标杆”和“样板”,为今后系统内实验室改造提供数据、质量标准和经验,做到可复制、可推广。




正在申请专利的内藏各种管线的设备带

有了这样的蓝图,张锡全将这个理念全部渗透到了实验室改造的图纸上。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于是中心上下全透明化的头脑风暴会议,整体规划、分专业讨论、分楼层研究和与施工方充分交流,承载了全部的理想和智慧。

张锡全介绍,在整体布局的规划中,“在实用中创新”是考虑最多的。在改造中,“破格局,再融合”的口号不断地挑战新高度。独立的一层拿出来,做了整个技术中心的检测样品的“入口”,负责一站式样品预处理和检测保障,物料的流动变得单向有序。两个楼层是全开放的检测工厂,分别负责有机物和无机物检测,相应的保障也进行了大量优化,让设备运转舒畅安全,设备使用率在常态下可以达到规模化工厂的级别,置身其中,仿佛看到的是大型生产线的紧张运作。像微生物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这些环境要求很高的实验室,原来的开间设计无法满足安全和洁净的要求,于是他们实施了有效的物理隔离,并通过人流和物流分离、样品经传递窗(传递柜)单向运转等措施保障检测和安全要求。




正在申请专利的可自动清洗的无机消解实验室

融合融合再融合,像现在这样,5台相同的液相质谱仪从过去分散在不同的实验室里被请出来,出现在有机物检测区,于是,设备的共享程度和运行维护效率得到最大限度提升。

讲实力三项专利“说话”

改造过程中,北京局领导多次来到施工现场进行指导。分管技术中心的该局副局长邵白骄傲地说,看似简单的开放,其实是一系列的管理思维的革新。工匠精神的实用耐用的细节坚守,体现在改造的每一个环节,简约而不简单。

张锡全说,像这样的细节:原有独立房间布局在改造中被拆除,除生物检测区域和恒温恒湿实验室外,每个楼层空间都最大限度开放,在符合安全规程的要求下,所有空调、强弱电系统、通风系统、气体管路在顶层空间有序排列,根据下层空间的使用需求、设备需要和人员需要可灵活向下引入,体现着全中心上下的“匠心”。

他自豪地介绍,实验室设备带的引入,无疑是这次改造最值得骄傲的亮点。实验室里管路、线路杂乱、使用不便的问题彻底“格式化升级”。现在的实验设备带集成了所有的强弱电和气液管路,方便任何新设备的接入。走在实验室里,地表看不到任何管线,检修人员可以轻松穿梭在管线密布的仪器后进行相关检修和维护,即使遇上跑水,也不用担心设备被浸泡。

实验室改造完成,“设备带、喷淋房、带水循环系统实验台”3项新型实用专利,已进入专利申请流程。




前处理操作台

破“通病”安全保障在前

面对着样品交叉污染、人员健康如何保障等实验室通病,张锡全说,提升实验室安全运行水平,尊重设备、技术人员,敬畏样品和检测工作是这次改造的方向和原则。

于是,在头脑风暴会议上,“安全布局”被不断重复,一个个围绕安全的设计被付诸实践。

张锡全强调,各种管路的排布层次必须有利于日常巡检发现和处理问题。检测需要的特殊气体钢瓶集中在特定区域,改变了以往检测设备旁边气瓶林立的不安全状况;在有可能产生试剂挥发气体和设备运行废气的位置都安装了排气罩,经过彻底改造的通风管道系统向外集中过滤排放。全新理念的可视化湿法消解区域,里面配置了全聚丙烯通风厨和对整个环境的喷淋清洁装置,消除强酸雾气对检测人员的危害。在保障检测设备运行的同时,最大限度保障了人员的健康。

进入生物检测区域,可以看到,所有房间均为可视化设计,便于安全巡视。其中,有易挥发物质的实验室采用了防爆玻璃设计,并采用了防爆开关和插座,杜绝安全事故。针对某些可能毒性检测的操作区域,利用玻璃分隔的同时设计了缓冲带结构,最大程度保证人员安全。

张锡全不断强调,技术中心要求员工在工作中必须敬畏检测工作,尊重样品,尊重标准。实验室改造是为员工做到这样的要求创造的硬件条件。如果说硬件条件是技术中心的骨架,那么员工就是技术中心的气血,决定检测质量和效率的是员工,是这些气血。气血足百病不侵。



检测需要的特殊气体集中管理,通过集中供气设施送往各仪器设备




在这样的理念下,让员工以工作为荣,让大家找到归属感,调动大家积极性、加强团队沟通、兼顾个人职业发展的人文需求,也在改造中得以体现。于是,在每个楼层都出现了多功能的员工休息区,团队交流、技术培训和特定文化展示都可以在这里进行……

参观过“实验工场”的人都说,这是一个从面子到里子都匠心十足的智慧结晶。支树平局长更是给出了这样的赞誉:北京局技术中心实验室是他多年来调研的最深入、最仔细的一个实验室,也是印象最深刻、最愉快的一次考察,为全系统树立了一个样板。他同时强调,科技是质检事业的立身之本、根基血脉。北京局地处首善之区,技术中心更要体现国家水平,要充分利用技术手段维护好消费者利益,做消费者的保护神。同时,要搞好宣传,向大众普及知识,宣传检验检疫工作。

面对赞誉和要求,刘德平说,创新永远在路上,改革永远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