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帽子”“拼头衔” 科技人才实力如何证明?

[2018/6/22]

  无论是在教育界还是科研领域,当某位学者或研究人员自身的实力达到某一程度后,就会不可避免的走上四处申请“帽子”的道路。某些高新技术单位或教育机构的应聘要求上也会注明,应聘人员必须具备哪些“头衔”才有资格申请该岗位。科研人才对“帽子”和“头衔”的追寻,似乎已经变成了一条看不清尽头的漫漫长路。

 

  无论是“帽子”还是“头衔”,其本身设立的初衷都是无可非议的。对于科研人员来说,拥有一些必备的荣誉称号就像是一张通行证,能够确保自己在适当的位置上发挥最大的价值。尤其是对于某些具有杰出科研水平的高科技人才来说,荣誉称号除了证明自身实力外,还能获得来自国家和政府的支持,有助于科研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目前我国比较著名的各项荣誉称号主要有“院士”、“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千人计划”、“珠江学者”等。以“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为例,“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是中国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1998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李嘉诚基金会共同启动实施,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延揽海外精英人才,推动我国科技和学术水平的发展。我国的人才计划也由此取得了更为显著的成效,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发现,除了上述几种人才称号外,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学者”也纷纷出炉,例如“八桂学者”、“北京学者”、“楚天学者”、“芙蓉学者”、“钱江学者”……各类头衔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据有效数据显示,我国的学者类校级人才计划大约有100多个,其中与“山”、“水”有关的各有26个。这些五花八门的荣誉称号是否真的值得学者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追逐呢?
 
  其实不然。面对“院士”、“长江学者”、“杰青”等这样权威性强、认可力度高的荣誉称号,科研人员耗费一定的时间用来填表、申报,确实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凸显出自己的科研水平和能力。而对于那些没有清晰定位,且不能体现专业知识程度的“头衔”,过多的申报则并不能为科研人员提供助力。
 
  《论语·先进》中有云“过犹不及”,指的是事情一旦做得过了头,就会变得像没做过一样,是不合适的。过度泛滥的人才称号亦是如此。一方面人才称号过多会助长科研的浮躁之风。无论是什么“头衔”,总会有或多或少的利益关联,同时,随着等级的降低,可申请的头衔也在不断增加。部分学者在尚未核实自身所需的情况下,就盲目地进行撒网式的填表申请,耽误科研的同时,也会使得学术氛围变得功利化。另一方面,人才称号泛滥会导致评选腐败的滋生,为了在众多的人才队伍中抢先获得这顶“帽子”,部分人可能会通过“拉关系”、“走后门”、贿赂评委和导师等不正当途径达到来自己的目的,助长不正之风的蔓延。
 
  对于科研人员来说,我们既要认识到荣誉称号对科研工作者的价值和意义,也应该意识到,并不是每一项“头衔”都是适合自己的。因此在申请荣誉称号时,我们应该有针对性的追逐真正能够证明自己在某一行业领域的价值的那一项人才称号。另外,对于相关部门来说,要做好统筹规划和梳理工作,将各人才称号按照一定的等级进行划分,撤销重叠性的荣誉头衔,真正将人才培养和扶持计划落实到实处。